快思慢想💁思考快與慢

 

你相信嗎?曾經得到過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竟然是一位心理學家,2002年他獲獎的時候曾經引起轟動,因爲他將心理學與經濟學做了結合,並且發現了傳統的經濟學總是把人假設為絕對理性,認為人會理所當然的做出最理性的決策,但是,這位心理學家證明了這種假設是有缺陷的,事實上人在做決策的時候並不是完全理性的。於是他開創了經濟學的一個新的分支,也就是行為經濟學,他就是丹尼爾·卡尼曼,在他的影響之下,行為經濟學陸續又出現了多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其中包括2017年的理查塞勒,他帶我們認識了有趣的框架效應。快思慢想這本書是丹尼爾·卡尼曼的代表作,也是行為經濟學理論的經典著作。

您好,歡迎您來到聽説你很棒,我是智慧的有聲叔,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個時時刻刻都發生在自己身上、而我們卻不自知的、思考導致的行爲偏差。

作者把人類的思考模式區分成快思和慢想兩個系統,快思是直覺的、無意識的思考系統;慢想則是主動的、有意識的思考系統。在人類做決策的時候,兩個系統都會發揮功能,但是由於慢想這個系統很懶惰,因此快思系統經常會主導決策,但是快思系統是直覺式思考,很容易導致決策產生偏見和失誤,我們必須經常提醒自己使用慢想去彌補快思的莽撞,這會有利於提高決策品質。

我將爲大家講述三個讀書心得:

第一,當快思和慢想都有效的時候,我們會如何思考?

第二,如果快思佔了上風,將會導致什麼樣的偏見和失誤?

第三,如何喚醒慢想來避免快思帶來的偏見和失誤,進而改善我們的思維模式。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重點內容,在快思和慢想都有效的時候,我們會如何思考呢?我們前面已經說過快思和慢想的區別,其中快思是直覺,運行起來速度快,不怎麼消耗腦力,慢想則是有意識而且是集中注意力的。例如任何人在籃球場上看到一頭花白的頭髮加上駝背的老頭,就算根本不認得她、想都不用想都會認爲這位老先生是打不好籃球的,直到發現自己被化妝術給愚弄了。這些判斷對於我們來說等於是自動完成的,是無意識的,而且毫不費力,這就是快思系統運作的結果。

但是當我們面對一道數學計算題,比如12×34,大多數人可能會知道答案大概是三四百,但是除了少數學過心算的學霸之外,一般吃瓜群衆如果不拿出手機叫出計算機的話,是很難得到正確答案的。這個計算過程對我們來說需要集中注意力,還要回想九九乘法表進行輔助,這就是慢想系統在發揮功能了。

不過快思和慢想這兩個系統都只是虛擬的稱呼,並不是大腦中某一個固定的部位,它們只是兩種不同的思考模式。簡單說快思系統就是依靠直覺,直接以過往經驗對刺激進行反應,跳過理性的邏輯與計算,直接得出結論。比如我現在說兩個詞,香菜與嘔吐,你的腦子可能會立刻想到不吃香菜的朋友他們對香菜做出嘔吐狀的模樣,這種聯想就是快思系統在發揮功能。而慢想系統則會把理性叫醒,讓節奏慢下來,使用邏輯推理與計算來得到結論。

每一個人的思考過程都是快思和慢想系統合作的結果。當我們清醒、精力旺盛的時候,快思和慢想都處於活躍狀態,快思會不斷地給慢想提供情報,比如曾經的印象、熟悉的感覺,慢想系統像個老闆一樣簡單確認之後就會按照快思的建議進行判斷,但是當快思系統在過往經驗中找不到參考依據的時候,就會請慢想系統召喚理性思考出手相助,簡單説就是,直覺遇到阻礙,理性出面疏通。例如開車的時候,我們所有的動作都是快思系統使用直覺就可以迅速完成,直到發生了異常,例如發現自己走錯路了,這時候慢想系統才會介入,它首先會讓我們把車子慢下來,然後開始思考剛才是什麽地方可能出錯了。

一段完美的旅程就是快思和慢想系統的完美合作,不過作者證明了一件有趣的事,那就是我們都認爲是理性的慢想在掌控著自己的決策,但實際上直覺的快思才是我們行為的依據,我們的大多數行為都是快思系統帶我們在無意識之間完成的,為什麼呢?因為慢想需要集中注意力,但人類又是懶惰的動物,能躺著就絕不站著,於是慢想就總是對快思的直覺言聽計從,如果再碰上我們疲憊、缺乏精力,慢想就會更慢、更不理朝政。

作者做了一項有趣的實驗,他發現監獄犯人的保釋申請成功率,跟負責審核的保釋官是否吃飽了有直接關係,如果保釋官在吃飽後審核,通過率會高達65%,等於是平時的兩倍。而保釋官在飯前又餓又累的時候,腦子罷工就乾脆直接否決,這時候保釋申請當然就會失敗居多。

以上就是第一個部分的心得,當快思和慢想都有效的時候,我們會如何思考?

接下來分享第二個心得,如果快思佔了上風,將會導致什麼樣的偏見和失誤?

作者對直覺導致的偏見和失誤進行了整理,歸納出了三種偏好和四種效應,也就是快思的七宗罪。第一宗罪叫做典型性偏好,就是只看到典型事件,卻忽視了事件背後的機率。比如說有一個人在咖啡店裏閲讀外文的原文書,然後請大家猜他是博士學歷或是只有高中文憑。結果大多數人想都沒想就猜是博士,這就是典型性偏好做出的判斷,但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這個答案很不明智,因為在人群中,有博士學位的人比例是很低的,但是我們的快思系統對於看原文書這個典型特徵過分關注,於是忽視了基礎概率,這就是典型性偏好導致的偏見。

再舉一個例子,一個著名的琳達實驗,實驗人員先虛擬一位叫做琳達的女性,然後對大家介紹說琳達關心社會議題,經常參加各種示威遊行,然後請大家猜猜琳達是一個小學老師、或是一個積極參與女權運動的小學老師。照理說,前者的機率更大,但結果總是選後者的人更多,這就是懶惰的快思系統喜歡具有豐富特徵的選項,簡單説就是只看外表、能只動眼睛就不要動腦子,卻忽視了基本的統計原理,那就是條件越多概率就越低。

第二宗罪叫做可得性偏好。如果對某件事情印象越深刻,我們就相信這件事情更容易發生。比如每當火車發生了出軌意外、新聞播報不斷上升的傷亡數字,這時候選擇自己開車的人就多了,但是理性思考之後就會發現,開車發生意外的比率遠高於坐火車。但是你一定想不到,把這種可得性偏好發揚光大的竟然是恐怖分子,因爲全世界每年在恐怖活動中死亡的人數、遠遠小於交通事故的死亡人數,但是新聞媒體更喜歡報導恐怖事件,這就導致恐怖份子只需要付出小小的代價,就可以引起社會的巨大恐慌。原因還是因爲快思系統懶得分辨容易出現和機率較高有什麽不同。

再來說第三宗罪,因果性偏好,快思系統喜歡對事物進行因果歸納,但是歸納卻不等於合理。例如以下的兩種情況反而會歸納出偏見。第一種是對隨機事件進行因果歸納,常見的陰謀論就是這一種。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德國轟炸倫敦,英國人就懷疑沒有被炸的地方一定是德國間諜的秘密基地,但是事後證明,炸彈的分佈完全是隨機事件。第二種則是對跟因果關係無關的平均值進行因果歸納,大家都知道所謂平均值的意思就是任何事情都是起起伏伏,例如一位成績普普通通的跳水運動員某一次做出了完美動作,下一次就很有可能出現失誤,但是快思系統卻會用因果關係去歸納說,這位運動員因爲前一次得到了滿分,所以這一次特別緊張、導致發揮失常。如果這位運動員繼續維持了完美表現,他就會歸納說他因爲成績領先了,因此心情放鬆、狀態良好。細想一下,這樣的判斷完全沒有事實根據,純粹是快思系統自動產生的因果歸納,給自己一個合理化解釋。

再來是第四宗罪,光環效應,簡單説就是先入爲主的成見。例如有兩個人,一個甲、一個乙,如果把他們介紹給別人的時候說甲:聰明、勤奮、固執、嫉妒。說乙:固執、嫉妒、聰明、勤奮。明明是一模一樣的内容,結果對甲的好感會遠高於乙,這個就是光環效應導致的偏見。

第五宗罪叫錨定效應,就是我們在評估一個未知事物的時候,會先找一個已知的東西做參考,如果這個已知的參考受到了有意或無意的扭曲,例如曾經有導遊把遊客帶到阿里山神木前面的時候這樣問遊客說:大家猜猜看,阿里山的這棵年齡超過三千年的神木有沒有高於100公尺?而且他還是阿里山神木裏面最矮的一顆,大家猜猜看阿里山上最高的神木有多高?

這時候遊客就會不自主的把100公尺拿來做參考,成為評估的錨定值。結果遊客答案的平均高度是180公尺,卻沒有思考這個高度對一棵樹來説會不會太離譜了。這就是錨定效應對判斷產生了巨大影響。

再來説第六宗罪,框架效應。就是對同一件事物使用不同描述,會導致你做出完全不同的決策判斷。擧個例子,醫生對病人説:手術後三個月內的存活率高達90%,跟對病人說:手術後三個月還是有10%的機率會死亡。這兩種說法的内容其實一模一樣,但是事實證明,第一種說法讓人感覺舒服多了。

最後說第七宗罪,稟賦效應。就是當我們擁有某個物品之後,就會覺得它更有價值。例如著名的馬克杯實驗,老師把一堆馬克杯當作商品隨機分配給學生,然後請學生開始進行交易,結果能夠完成交易的學生總是很少,因為買家和賣家對於馬克杯的價值看法相差太大,賣家絕對高估而買家也一定低估,其實就是瘌痢頭的孩子也是自己的好的心態。

以上這七宗罪就是我們的思維模式,由於它們的影響,快思系統與直覺判斷會誤導我們、使我們產生偏見、判斷失誤。也説明了人類不是一個理性決策的動物,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消費行爲也得到了合理的解釋。比如商家要搞促銷的時候,是應該直接降價還是打折呢?如果降價和打折之後的價格相同,理論上對消費者的決策應該不會有任何的影響,但實際上打折的效果就是比降價好得多,為什麼呢?因為打折的時候會保留原價,根據錨定效應,原價會影響消費者的價值判斷,讓消費者覺得佔了便宜,於是更容易成交。不過重點是,以後我們就知道去規避偏見導致的判斷失誤,並進而提高判斷和思考的品質。

最後是第三個重點,如何喚醒慢想來避免快思帶來的偏見和失誤,進而改善我們的思維模式。

想喚醒慢想系統其實很簡單,顧名思義就是要放慢決策,主動的啟動慢想系統,並且對快思的直覺進行理性分析,彌補快思系統的缺陷,減少由直覺產生的偏見和錯覺。不過因爲慢想系統很懶惰,要讓它勤快就需要刻意的提醒,最好的方式就是旁觀者清,因爲旁觀者事不關己、可以很自然的使用慢想系統來觀察別人的行爲與決策,作者自己使用一種叫做事前驗屍的方式來避免自己的偏見與失誤,所謂的事前驗屍就是在決策之前先假設這件事情會失敗,然後列出這件事情失敗的所有可能原因,最後按照這些原因的重要性和發生機率進行排序,這樣就可以很容易的找出自己思慮不周的地方、做到未雨綢繆,進而提高決策的成功率。

以上就是對於快思慢想這本書的心得分享,下面做個簡單總結。首先,人類有兩種思考模式,一種是直覺式、無意識的快思系統;一種是主動的、有意識的慢想系統。但是慢想系統很懶惰,快思系統往往會成為思考和決策的主宰者。

可惜的是快思系統會導致典型性偏好、可得性偏好、因果性偏好這三種偏好,還有光環效應、錨定效應、框架效應和稟賦效應這四種效應,加起來成爲七宗罪、爲我們的決策製造偏見和失誤。

最後,我們談到了如何避免快思系統給我們帶來的偏見和失誤。那就是放慢思考,主動去啟動慢想系統,例如運用事前驗屍、旁觀者清的方法,讓慢想系統發揮功能。

總之,以前我們認爲自己做的決策都是理性的、都是符合個人利益最大化的。但是行為經濟學告訴我們,我們的決策過程其實充滿了偏見和誤導,甚至是自欺欺人。

今天的解讀希望你會喜歡,我是智慧的有聲叔。

聽說你很棒,是一個有料有趣有意義的有聲雜誌,歡迎您一起加入我們,一起用聲音分享你自己的心得,發現與故事。下期,我們聽你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