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度量衡就在你身上🙋有趣的度量衡演變史

 

你有沒有類似這樣的經驗,在餐廳點了一份七寸的比薩,買褲子的時候裁縫說你的腰圍2尺5寸,但是你可能沒發現,比薩用的是英寸,褲子用的卻是市寸,同樣叫做寸,長度卻差很多。

中國大陸的朋友到台灣觀光,一定要嘗嘗寶島的水果,買了兩斤感覺份量十足,誇讚台灣人做生意真是大氣。但是到首飾店買黃金的時候卻又覺得上當受騙了,因為剛到手的二兩黃金感覺輕飄飄的。我們讀三國,裡面說諸葛亮身長八尺、關公身長九尺,那都快跟籃球框一樣高了!這怎麼可能?原來這都是度量衡的差異,誕生自不同時空、不同文明的尺寸斤兩的差異。

您好,歡迎您來到聽說你很棒,我是智慧的有聲叔,今天我們就為您整理這些差異,一起來認識古今中外常見度量衡的奇妙起源與有趣演變。

先說長度。

《史記》裡面說“孔子身高9尺6寸。”用今天的尺來算,超過3公尺,太誇張了!跑到博物館一看,原來商朝的一尺等於現在的16釐米,換算下來孔子才1米53。也難怪商周時代的古人稱呼成年男子為”丈夫”。也就是男子身高滿10尺、也就是1丈就算成年了,原來所謂的大丈夫的標準就是身高超過1米6,這就合理多了。

至於《三國志》說諸葛亮”身高八尺”,再把公元前344年商鞅打造的標準量器—”秦國商鞅銅方升”拿出來一看,秦朝1尺的標準長度已經從16釐米增加到23釐米,這個尺度標準一直沿用到三國時期都沒有變化。因此諸葛亮的真實身高應該是1米85,也算是正常的身高了。

長度隨著時代在增長,成年男人的身高卻沒有從1米6長高到2米3,因此”丈夫”兩個字漸漸就跟長度無關了,變成了形容已婚男女的”丈夫”與”妻子”,於是出現了夫妻的說法。而成年男子的稱呼就從丈夫變成了”七尺之軀”,換算下來正好、還是1米6。

原來不論古今中外,世界各地都有各自的尺,那麼多卻又長短不一的尺到底都是從哪裡來的呢?答案竟然全都是--從人體來的。

《孔子家語》這本書說:”布手知尺”。意思就是:把手展開,就知道一尺有多長。

原來”尺”這個字就是拇指和中指儘量展開、其它三支手指收起來的象形字。從拇指尖到中指尖的距離,就是1尺的長度,現在用尺量一下,還是在16釐米到23釐米之間,依然吻合剛才說的商朝跟秦朝的尺的長度。

但是有個問題,男人的手大、女人的手小,尺如果是以男人的手做標準,那女人做同樣的動作應該叫什麼呢?它也有一個特別的名稱叫作”咫”。西漢跟東漢之間有一個短命皇帝--王莽,他規定女性的咫等於男人的尺打八折,於是1咫就等於0.8尺,也就是8寸。後來出現了一個成語叫”近在咫尺”,意思就是相隔在8寸到1尺之間,形容距離特別近。

古埃及也有自己的尺,他們是將中指指尖到胳膊肘彎的地方定為1尺,就是現在伸出上臂跟別人比中指挑釁的模樣,因此古埃及的1尺可以有50釐米,比商朝的尺長得多。

古希臘當然也有尺,不過他們不用手,古希臘是以腳掌的長度來做標準,後來延續到羅馬。公元1世紀,羅馬的士兵遠征,把英格蘭打下來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羅馬的尺當然就傳到英國去了,現在英尺的英文是foot,就是”腳”的意思,原來典故在這裡,很有趣吧!

《孔子家語》這本書又說:”布指知寸”。意思就是:把手指頭伸直,就知道一寸有多長。

不過人有五根手指,究竟說的是哪一根呢?答案就在指這個字,我們指著別人的時候用的是食指,因此食指的最上面那一截,長度大約2釐米多,這就是秦漢時期1寸的長度。

不過並不是全世界的寸都源於手指頭的長度,現在還很常用的英寸就是源於指頭的寬度,而且英國的一尺有12寸。原來是因為古羅馬人將大腳趾的寬度定為1寸、將腳掌的長度定為1尺,因為羅馬人發現,腳掌長度剛好是大腳趾寬度的12倍,所以他們將1尺定為12寸,很天才吧。

不過古代中國也有不是十進位的長度,比方說“仞”,就是愚公移山裡面形容山高萬仞的仞。“仞”代表一個成年男子的身高。古人過河,如果河水齊腰,他就會說水深半仞,見到很高的山不知道怎麼表達,於是很粗略的說“山高萬仞”。意思就是像上萬個人疊羅漢那麼高。

還有一個單位叫做“尋”,它跟“仞”是等長的,因為尋是雙臂展開、從左手中指尖到右手中指尖的距離,這個距離恰好等於人的身高。簡單說,直的叫做仞、橫的叫做尋。

不過“尋”這個單位到了美國又從橫的變成直的了。原來是美國的船員會用一條打了三個結的繩子來測量水深,這根繩子的第一個結叫mark over、第二個結叫mark twain、第三個結叫mark under、三個結之間的距離都是1尋。這樣測量水深就不用跳到水裡去了,是不是很聰明。後來有一位船員改行當作家,他選了中間的mark twain做他的筆名,翻譯過來就是我們熟知的馬克吐溫。

但是這些尺寸都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的基礎不是手就是腳、再不然就是身高,誤差還是很大,於是剛才說到的短命皇帝王莽又跑出來了,這一次他規定,把平時吃的大米,數100粒橫排並列、中間不留空隙,這樣的寬度就是1尺,現在拿尺去量,實際長度還是22釐米到25釐米之間,與秦漢時期大同小異。

你也許覺得把尺的標準從手變成糧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有一天老王去買布,他懷疑老闆的尺太短,於是想改用手,又發現老闆的手指又粗又短,如果是以前就吵起來了,但是現在只要兩人到米缸抓一把大米,數100粒,一粒一粒“橫排”到桌上,馬上就有了標準,是不是很便民。妙的是,王莽死後一千年,西方世界也開始用糧食顆粒來定義尺寸。

公元1300年,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規定,將3顆大麥首尾相連的長度定為1英寸,將36顆大麥首尾相連的長度定為1英尺。而且,你可能沒有注意到、平時買鞋用的鞋碼,男性一般從40到43;女性從36到39。這些鞋碼都是歐洲鞋碼,因此都是拿大麥來測量的,37碼就是37粒大麥首尾相連的長度,你的腳長等於多少粒大麥長,你就穿多少碼的鞋子。這就是英國國王用大麥規定英寸和英尺所形成的傳統,延續了幾百年,一直到今天還在影響全世界。

不過所有的標準到了中國都是可以微調的。秦漢時代原本1尺在23釐米上下;到了南北朝時期,1尺暴增到30釐米;隋唐時代,1尺維持在30釐米上下;兩宋時期,1尺小長到31釐米;到了元朝,1尺又暴長到35釐米;明清時期,1尺又縮水到32釐米。民國時期再次改革度量衡,為了簡化傳統的尺與國際通用的公尺(也就是米)之間的換算關係,硬性規定3尺就等於1米,於是1尺又膨脹到了33.33釐米。

不過有個問題是:古代中國的尺寸為什麼不能像英國的尺寸一樣傳承幾百年,竟然還不斷膨脹?原來還是因為古代中國統治者的陋習--剝削百姓。

回想一下歷史課本,每次出現改朝換代的時候,新皇帝都會昭告天下說要“輕徭薄賦”,甚至承諾“永不加稅”。老百姓聽了當然開心,但是他們不會開心太久,因為新皇帝偷偷把尺的標準改了,比方說從前1尺是23釐米,現在變成了30釐米。以前一年要交5尺的布,現在一年只要交4尺,但是實際上現在的4尺比以前的5尺還長了5釐米,賦稅不但沒減輕,反而還加重了。

那英國以外的歐洲其它國家如何呢?結果也是同樣的混亂。1628年,野心勃勃、也想成為海權國家的瑞典建造了的“瓦薩”號戰艦,上面裝載了64門大炮,在當時是世界上裝備最齊全、武裝程度最高的軍艦,但是這艘戰艦才下水出港,就在瑞典國王的面前尷尬的沉沒了。一直到三百年後的1961年,瑞典人打撈出這艘戰艦後發現,當初負責打造左舷的瑞典船工用的是瑞典尺,負責建造右舷的荷蘭船工用的是阿姆斯特丹尺,兩者尺寸差很多,使得左右兩舷不對稱、重心不穩,再加上海風一吹,船就搖搖晃晃的躺下然後沈沒了。

尺跟寸是世界各國長久以來的長度標準,但是我們唸書的時候接觸的都是公制,例如俗稱米的公尺,那這個米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要從法國大革命說起。

1789年,法國爆發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同時也推翻了傳統的的度量衡制度。於是法國人就計劃要製作出來一根“世界各國萬世通用”的標準尺,最後決定以經過巴黎的、地球南北周長、俗稱子午綫的四千萬分之一,做為這根標準尺的長度。於是一群學者花了整整六年測量、最後製作出了標準尺,也就是世界第一根“米原器”,從此我們常用的米出現了。而且,你有沒有發現,現在看著這根米原器,突然感到恍然大悟,爲什麽公尺也叫做米了。

不過你有沒有注意到,米、千克、毫升,這些公制單位雖然已經推行了兩百多年,但是看英國與美國電影的時候,經常發現他們仍然在使用英尺、英寸、磅、加侖、盎司。還有一些國家,甚至兩套度量衡並存,例如加拿大的英語區用英制、法語區用公制;日本官方用公制,民間依然沿用來自古代中國的“尺貫”。到底是什麼原因擋住了公制單位在這些國家普及的腳步呢?

原來是民間阻力太大,一套度量衡用久了,就成了社會習俗的一部分。其次是改制的成本很高,例如路標要換新的、各種儀表要換新的,工業設備要全部改造,要花的錢簡直是天文數字。

再來我們說說面積,你知道嗎,古代農民是按照農作物的產量來計算面積、買賣土地的,例如把可以插秧30把的稻田算作1畝地。到現在歐美國家都還在使用的面積單位“英畝”,它本義是指一個成年男子與一頭牛、一天之內可以耕作的農地大小。

另外還有一個更不精確的單位叫:海得(hide)。意思是“養活一個家庭所需要的農地大小”。因此擁有1海得土地的農夫就代表可以成家了,被稱為housebond,也就是一家之主的意思,最後housebond這個詞演變成了husband—英語的丈夫這個字,很傳神對吧。

你有沒有覺得奇怪,古今中外的農民為什麼都使用產量或者播種量來表示農地的面積大小、而不用真正的面積單位,例如平方尺、平方米呢?主要原因是農民在乎的是產量而不是面積,更重要的是古時候沒有精確的測量工具跟數學方法,在當時恐怕是根本不知道怎麼算、而不是不願意去算。

再來是體積與容量,這就要從知名的鋼琴家蕭邦說起了,蕭邦的祖先曾經在法國賣過紅酒,古代法國一瓶紅酒的容量叫做1蕭邦(Chopin),於是大家就把這個賣紅酒的人叫做蕭邦,最後乾脆成為了他的姓氏。

英國的體積容量就複雜多了,常用的有杯(Cup)、品脫(Pint)、夸脫(Quart)、加侖(Gallon)而且它們的基礎都是“一口”。先喝一口水再吐出來、這個量就是1口。16口就是1杯,32口是1品脫,64口是1夸脫,256口是1加侖,有沒有覺得很噁心,沒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也覺得很噁心,於是她下令廢除這個噁心傳統,她規定,以後1杯等於8盎司,依此類推,那什麼是盎司呢?1盎司等於360顆大麥加起來的重量。大麥是當時歐洲最常見的穀物,當老百姓在重量上有分歧的時候,隨便抓一把大麥、找一架天平,立刻就能解決衝突,簡直是王莽轉世對吧。

容量在古代中國就簡單多了,秦代的商鞅鑄造了一件量器作為1升的標準容量,叫做“秦國商鞅銅方升”,不過那時候的一升只有200毫升,後來也是為了剝削百姓一直膨脹,到了隋唐竟然暴增到600毫升,還好從此就固定下來了,唐朝以後的1升始終維持在600毫升。

說到度量衡,絕對要提到天平。在所有測量工具裡面,天平可能是出現最早的,而且最有趣的天平出現在古希臘,因為地中海的沿岸有一種角豆,它的種子很細小、重量很穩定,古希臘的珠寶商就用它配合天平給鑽石稱重,幾粒種子就等於幾克拉。你一定沒想到吧,原來克拉這個稱鑽石專用的重量單位,它的本義竟然是“角豆”這個植物。

中國的天平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而且還不得不提到一個成語:半斤八兩。半斤是8兩,那1斤自然是16兩,傳統的1斤為什麼是16兩呢?原來都是天平說了算,因為天平的砝碼都是成倍數關係的,所以會出現1兩、2兩、4兩、8兩、16兩這些砝碼,古人將8兩的砝碼定為半斤,將16兩的砝碼定為1斤,於是出現了半斤八兩這樣的說法。

到了1928年,當時的國民政府為了讓傳統的斤兩與公制的千克接軌,規定1市斤等於500公克,但保留了1市斤等於16兩的換算,後來國民政府跑到臺灣,因此臺灣的1斤還是16兩。但是大陸後來為了換算上的方便,將1斤定為10兩。不過麻煩的是,臺灣不但保留了一斤16兩的傳統,而且沿用明清時期1斤等於600公克的舊制度,並沒有使用國民政府1市斤等於500公克的新規定,因此出現了一種詭異的混亂,大陸一斤是500克,台灣卻有600克;大陸一兩是50克,台灣卻只有37.5克。所以大陸朋友來台灣買一斤水果會覺得分量十足,但是買一兩黃金卻覺得被騙了。

不過台灣還不算最混亂的,到了香港澳門更頭疼,因為當初滿清政府的進出口價差設計、再加上後來被割讓出去,於是出現了司馬斤、司馬兩這種規格,而且還會隨著物品的屬性變換標準,比方說值錢的東西1司馬斤等於598公克、而不值錢的東西就會變成604公克,不要說我們搞不清楚,真正的港澳居民恐怕也迷迷糊糊。

古老的尺度來源於身體或是農作物,非常直觀,一目了然。隨便找一個中國古代的文盲、或是古羅馬的士兵問他們一尺有多長,他們也知道把手把腳伸出來。但是現在呢?如果拿同樣的問題去問一個從小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如果周圍沒有尺、沒有電子產品的話,他們很有可能會不知所措。更別說他們雖然麵包從小吃到大,但很可能根本沒有見過麥子,更不會知道原來1盎司就是360粒麥子的重量。也許再過幾十年,我們現在常用的測量工具都會消失,將來都要到博物館才能再見到它們了。

以上就是今天為大家準備的故事,原來度量衡就在你身邊,我是智慧的有聲叔。

今天的分享希望你會喜歡,聽說你很棒是一個有趣、有料、有意義的有聲雜誌,歡迎你加入我們,一起用聲音分享你自己的心得、發現與故事。下期,我們聽你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