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可波羅這個意大利人相信大家都知道,甚至還有許多傳言說我們現在吃的披薩,就是當初馬可波羅回到意大利之後因為懷念中國的蔥油餅,於是跟他家裡的廚師形容,但是怎麼折騰這個廚師都想不通到底要怎麼將肉沫先塞到餅裡頭,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只好將肉沫將就著都堆在餅的上面。不管這個說法是真是假,但信的人還挺多,至少還很有趣。不過有證據顯示馬可波羅其實根本沒有到過中國,有沒有瞬間感到被歷史課本忽悠的訝異,我們等一下就一起來聽聽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另外是莎士比亞,那個搞得全世界天天在琢磨到底什麼是to be or not to be的、把英文講得肉麻兮兮文縐縐的大文豪,竟然也有人主張世界上其實根本就沒有這個人,你的看法呢?是準備讓他to be還是乾脆給他not to be。
您好,歡迎您來到聽說你很棒,我是你讀書時唯壹的朋友。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兩宗歷史上的懸案故事,我們先看第一個,馬可·波羅來過中國嗎?
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有一個人可謂大名鼎鼎,他就是《馬可·波羅遊記》的作者馬可·波羅。西元13世紀,意大利的旅行家兼商人馬可·波羅橫穿亞洲大陸來到中國,跟他有關的書《馬可·波羅遊記》又名《寰宇記》,記載了他在中國的經歷,首次向西方人展現了中國的繁華富饒,享有「世界第一奇書」的美譽。
然而,卻有人公然質疑,認為馬可·波羅從來沒到過中國。事實果真如此嗎?
因為首先,馬可·波羅不是《馬可·波羅遊記》的作者。《馬可·波羅遊記》並不是馬可·波羅本人撰寫的,至少不是由他獨自完成的。這部書是由馬可·波羅口述,由名叫羅斯蒂開洛的人筆記,兩個人合作完成的,其中為了「嘩眾取寵」,書裏的內容經過了兩個人多少的「加工」,我們無從得知。
其次,馬可·波羅在吹牛。其實,早在1298年該書面世之日,就已經有人提出了懷疑。一些人將馬可·波羅在遊記中所描寫的令人震驚的東方景象稱為「天方夜譚」,甚至有人在馬可·波羅臨終前還勸說他放棄自己在書中所說的謊言。對此,馬可·波羅的回答是:「拜託,我說的還不及我所見到的一半!」
儘管馬可本人一再聲稱他講的都是親眼所見,但仍有許多人對他的「遊記」真實性表示懷疑。
最初,馬可的「意大利老鄉」對馬可本人及其遊記的懷疑只是感性上的,他們認為「吹牛馬可」的話當不得真。
但是隨著中西文化交流的擴大,這種懷疑開始走向理性化。1982年,英國人克魯納斯聲稱:「他可能根本就沒有訪問過中國。」文章提出了4個疑問:
1) 在中國古代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沒有一件可供考證有關於馬可·波羅的記載。
2)《馬可·波羅遊記》中很多地方充滿著可疑的統計資料,把中國豐富多彩的景象搞得灰濛濛的。
3) 中國兩件最具特色的文化產物「茶」和「漢字」,以及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的印刷術在書中都沒有提到。
4)《馬可·波羅遊記》中的許多中國地名用的都是波斯叫法,有可能馬可只到過中亞的伊斯蘭國家。其原因很可能是:遊記不過是在某種波斯的「導遊手冊」的基礎上「編」出來的。
克魯納斯提出的這4點疑問是任何人都回避不了的。克魯納斯由此認為,馬可·波羅及其遊記長期以來受到的重視、享有的名譽不過是建立在假像之上的,「馬可·波羅和羅斯蒂開洛合作的這場『幻想之旅』應該說是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神遊』了」。羅斯蒂開洛在監獄中將馬可·波羅口述的東方經歷整理成書,可以說是遊記的另一位作者。在克魯納斯看來,馬可·波羅根本沒有到過中國,所謂遊記不過是兩個幻想家合作的騙局罷了。
不過也有人認為,《馬可·波羅遊記》中也有「證據」證明馬可本人確實來過中國,這個「證據」就是書中大加渲染的「襄陽獻炮」事件。
其實,在「襄陽獻炮」這件事情上,馬可·波羅犯的不是誇大的毛病,而是歪曲事實。馬可·波羅說,1273年年初,元朝進攻南宋的襄陽城,久攻不下。這時他向大汗進獻了一種新式武器,叫作「茫貢諾」,「形甚美,而甚可怖,發機投石於城中,石甚大,所擊無不摧陷」。在這種新式武器的強大攻擊下,襄陽城很快失陷。馬可·波羅聲稱:「此皆尼古拉閣下、其弟馬竇閣下及其子馬可閣下之功也。」
也就是襄陽之戰中,元軍能夠最後攻下城池,很大程度上得力於「襄陽炮」這種新式武器。但是問題馬上就來了:
1)「襄陽炮」是誰製造出來獻給元軍的呢?
馬可·波羅說是他和他的父親、叔父做出來的,但是《元史》白紙黑字寫得十分清楚,這種「襄陽炮」,是來自波斯的回族人亦思馬因進獻的。
2)「襄陽獻炮」事件的另一大疑點是:時間上對不上號。
《馬可·波羅遊記》中稱馬可一家來華的時間是1275年,而襄陽城早在兩年前,也就是1273年的正月就已經被元軍攻下。《馬可·波羅遊記》中既然存在著這麼多等於活見鬼的疑點,那麼,馬可·波羅本人是否真的到過中國,看來還真是個十分值得懷疑的問題了。
至於事實的真相呢?下次吃披薩的時候再想想吧。
第二個懸案故事是:莎士比亞真有其人嗎?
莎士比亞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傑出的戲劇家、偉大的詩人,他出生在英國一個普通的人家,21歲時便告別了自己的父母,隻身一人到外面闖蕩。他曾做過劇場的雜役,後來又靠自學成為了一名演員,並慢慢展露出自己在文學方面的天賦。傑出的創作才能加上豐富的生活經歷使他成為一名傑出的劇作家。
莎士比亞一生創作了154首十四行詩和2首長詩、37部戲劇。這些作品除了他生前發表的2首長詩以外,其餘的都是他死後由別人收集整理成書的。而且,歷史上關於莎士比亞的記載少之又少。即便是在莎士比亞的女婿霍爾醫生所寫的日記中,也找不出他岳父是傑出劇作家的證據,更奇怪的是,這樣一個偉大的劇作家死後,居然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沒有人按當地的習俗為其寫哀悼詩詞。因此,像拜倫和狄更斯這樣的大作家都對莎士比亞這個人的存在產生了懷疑。
其實幾百年來人們對於莎士比亞的身份一直有很多種猜測。
首先對莎士比亞身份提出質疑的是美國作家德里亞·佩肯,他說,英國著名哲學家法蘭西斯·培根才是莎劇的真正作者。另外他還給出了自己的幾點證據:
其一,在莎士比亞時期,上流社會認為寫作戲劇有傷風化,是一件可恥的事情。於是許多熱愛戲劇的知識分子迫於社會壓力,只能虛構一個作者,於是就有了莎士比亞。而在眾多學者中,培根無疑是才華超群的,他應該就是幕後的那個人。
其二,莎劇的內容宏大,涉及的知識面很廣,而出生在普通人家庭的莎士比亞,對於那些異域風情、宮闈之事是不會有機會瞭解的。
其三,佩肯在對莎劇劇本和培根的筆記進行對比時,發現二者有驚人的相似之處。
美國有一個名為「德維爾學會」的文學組織宣稱,愛德華·德維爾伯爵才是莎劇的真正作者,理由同前者差不多。德維爾伯爵曾經在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求學,並且在歐洲很多地方遊歷過,很有才學和見識。而莎士比亞13歲就輟學了,因此在法語學校的短暫學習就已經是莎士比亞的最高學歷。德維爾學會認為,莎士比亞當年去倫敦的時候身無分文,恰巧碰到了德維爾伯爵,便充當了這位貴族的替身,以便為諷刺社會作掩護。這樣的兩個人放在一起比較,相信更多人會選擇德維爾作為莎劇的真正作者。
這兩種觀點主要是通過比較作品本身所反映的內容與作者的實際能力之間的差別,來質疑莎士比亞的作者身份。
除此之外還有幾種不同的觀點。美國文藝批評家卡爾文·霍夫曼在1955年提出,與莎士比亞同時代的劇作家克裡斯多夫·馬洛才是莎劇的真正作者。霍夫曼說在1593年馬洛聲稱自己受到了迫害,因此離開英國去了歐洲大陸。他在以後的生活中不斷以威廉·莎士比亞為筆名撰寫作品並寄回英國,進而不斷地在英國發表並搬上舞臺。霍夫曼的根據是,馬洛與莎士比亞年齡相同,但馬洛畢業於劍橋大學,閱歷豐富、才華橫溢,著名的劇作《坦布蘭大帝》就是他的作品。而且這位劇作家作品的語言、情節以及塑造的人物和莎劇都極其相似。因此,霍夫曼認為劇本是馬洛的作品也不無道理。
不過下面的猜測就顯得有點驚人了。有人說莎士比亞是伊麗莎白女王借用的名字,也就是莎劇的真正作者是伊麗莎白女王。這麼說的根據是,莎士比亞的第一本戲劇集是潘博魯克伯爵夫人出版的,而她是伊麗莎白女王的閨蜜加遺囑執行者。還有的學者認為,女王的智力超群,知識淵博,極具洞察力,尤其是她身處王位,經歷比一般人豐富,完全有能力寫出這樣的作品。另外,女王本人還很善於言辭辯論,能掌握各種修辭技巧,有人做過統計,莎劇使用的詞彙也是異常豐富,多達21000個。而最為明顯的理由是,女王在1603年去世以後,以莎士比亞為名發表的作品就開始大量減少了,在質量上也大打折扣。這個推測乍聽之下好像很不可思議,但是仔細分析一下卻好像是最有可能的一個。
無論如何,莎士比亞的戲劇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東西,這是一份真正的寶貴遺產,不管真實的作者是誰,我們這些後來人,都應該對他心存敬意和感激。
不過這些洋人也真的都很有趣,馬可波羅有可能是看著旅遊手冊當編劇,硬要說自己到過中國;而伊麗莎白女王卻要遮遮掩掩,明明是自己寫的東西卻要女扮男裝用筆名發表。在那個沒有網路、沒有手機、更沒有自媒體的時代,人們的想像空間卻顯得更為寬廣,更為天馬行空,就算真的被他們兩位給愚弄了,我也心甘情願地認了。
今天的故事就為您說到這裡,我是你讀書時唯壹的朋友。恭喜您,得到了我整理的讀書心得《說不清的歷史懸案》第一集,請支持我為您付出的努力與誠意,邀請您花一秒鐘點讚、並訂閱這個頻道,然後將我的解讀轉帖給你的朋友,讓大家都知道,聽說你很棒!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