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樣東西都有著被創造與被發現的旅程。面對一盤熱騰騰的宮保雞丁,東方人只需要兩根棍子,歐美朋友卻是舉起了刀子和叉子,印度朋友則是直接伸出三隻手指頭,萬一把大家都放在同一桌,那份尷尬將會多麼有趣。
想像一下,最初的人類老祖先,不論是來自幼發拉底河、尼羅河,還是黃河,看到食物的反應應該都是直接伸手抓了往嘴裡送。那麼,餐具是什麼時候出現的?又發生了什麼事情,讓東西方餐具的演化,出現了如此巨大的差異?
今天,我們就來回顧這個有趣的歷史現象,我是雲朵羊咩,就讓翻譯蒟蒻為您帶來「東西方的餐具進化史」!
用刀叉吃飯的方式剛傳入中國的時候,中國人很自然地想起「茹毛飲血」這個形容古老蠻夷之邦的名詞。但是考古學證明,人類歷史上第一雙刀叉餐具竟然出現在中國。
你沒有聽錯,除了筷子,刀叉也是中國人發明的。餐刀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餐具,世界上第一把餐刀出現在七千年前的浙江,也就是知名的河姆渡遺址。新石器時代的人們基本上還過著狩獵生活,對付肉類最佳的工具當然就是刀子啦。
只不過,當時的中國人把用於餐桌上面的刀具叫做「匕」。有沒有很奇妙,現在拿來當作隨身武器的匕首,從前竟然是進食用的餐具。我們仔細看一下河姆渡遺址所出土的青銅匕,發現既可以拿來當勺子,也可以作為切割食物的餐刀,有沒有感覺古人很可能比我們更聰明呢?
緊接著餐刀出現的就是叉子。最早的餐叉起源已經不可考了,目前發現最早的餐叉是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的青海宗日遺址,出土的包括骨叉、骨刀和骨勺。而西方世界最早的叉子,則是出現在西元四世紀的東羅馬帝國,而且已經是金屬製成的叉子了,足足比中國出土的餐叉晚了三千年。
那麼,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的呢?傳說起源跟治水的大禹有關,不過一直要到了商朝,才開始把兩根木棍當作筷子用。原來是狐狸精妲己伺候商紂王吃飯,竟然想到把頭上長長的玉簪取下來夾菜,成為了筷子的雛形,後來,這種夾菜的方式傳到了民間,衍生出了我們現在的筷子。
到了戰國時期,筷子已經取代刀叉,成為古代中國人在餐桌上的主流餐具。不過說到為什麼筷子取代了刀叉呢?原來是中國飲食文化發展和講究華夷之辨的結果。
先說飲食文化,中國擁有溫暖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因此孕育了豐富的農耕文明,米麵成為了食物的主要來源,間接使得馬、牛、羊、豬、狗、雞這六畜成為了生產的輔助工具,逐漸失去了食物的角色。因此古代老百姓也被稱為“蔬食者”,王公貴族才能成為“肉食者”,老百姓平時吃不到也吃不起任何肉類,只有逢年過節或是家中六畜自然死亡之後才有機會沾一點葷腥,即使是這樣,珍貴的肉類也只會剁成肉末、切成肉絲,讓盡量多的人都能嚐嚐肉味。
長期以蔬菜米麵為飲食的主要來源,同時在肉類食物上精工細作是老百姓捨棄刀叉改用「筷子」,並且快速在中國發揚光大的最主要原因,而這樣的飲食習慣,開始於西周。
「周代八珍」是西周名菜,由兩飯六菜組成,兩飯就是淳熬和淳母,六菜分別是炮豚、炮羊、搗珍、漬珍、熬珍和肝膋。
這個「周代八珍」講究的不是食材珍貴,而是作法上面的講究與複雜,廚師會對食物進行精巧加工,還會事先將食材加工成適合入口的大小。
就拿炮豚這道菜來說,是先把乳猪炮(ㄆㄠˊ)熟。所謂的炮,就是用爛泥把食物包裹住,放進火裡面燒烤。把乳豬炮熟之後,將外面的泥炭撥乾淨,再沾上麵粉,用豬油炸成金黃色,最後加上香料,用文火慢慢燉透燉爛,講直白一點就是煨烤炸燉乳豬。
還有搗珍這道菜,就是先將牛、羊、麋鹿、梅花鹿和獐子這些動物的里脊肉等量搭配好,錘斷筋膜之後一起下鍋用小火嫩煎,上桌之後再沾著香料、醬、醋等調味料吃下肚,是不是很像高檔的日式燒肉?
「周代八珍」後來成為了中國各地方菜系的鼻祖,因為從廚房端出來的菜都已經事先切好了,所以吃的時候自然也不需要刀叉進行分割,只要用筷子夾住送入口中就行了。
用筷子夾取切成小塊的菜餚,這種進食方式,也漸漸地促進了中國烹飪方法不斷精細化的風格,而變成了現在你我看到的,東西方飲食文化完全不同的樣貌。中式料理的烹調方法包括了燒、烤、炙、熗、煨、蒸、煮、煎、燜、拌、涮、鹵等十多種。通過這些方法烹調出的食物,只有使用筷子,才可以方便的夾取,還同時保有食物的細緻和精美的藝術造型。
不只如此,會用筷子吃飯也是一種自豪的表現。古代中國講究華夷有辨,也就是要將自己的先進文明和周圍的遊牧民族區分開來,因為遊牧民族的飲食特點還是以食肉為主,離不開刀叉。
跟中國的刀叉筷子演化比起來,西方的刀叉文化就短暫得多。
事實上,在十三世紀以前,歐洲人還是使用手指吃飯,而且,歐洲人還設定了一套規則來區分身分。平民吃飯的時候可以五指齊下,如果是有教養的貴族,就只能用三支手指頭,無名指和小指是不能沾到食物的。
還好後來出現了叉子,西方的叉子最早出現在義大利,由於義大利人喜歡吃麵,吃麵就離不開湯汁,用手吃實在很不方便,因此出現了餐叉,方便把麵條捲起來送進嘴裡。
但是,叉子卻花了很長時間才在歐洲流行起來。因為早期的歐洲神職人員認為,必須要用手去觸碰上帝賜予的食物,使用餐具是對上帝的褻瀆。因為如此,叉子在歐洲長期遭到排斥。一直要等到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餐叉才逐漸被西方人接受,進一步成為貴族地位的象徵,於是叉子才在西方國家流行起來。
至於西方的餐刀,歷史則是比餐叉要久遠得多。
跟古老中國環境不一樣的是,西方擁有大片草原,非常適合圈養大群的牛羊,因此,肉類食物成為了西方人的主食,餐刀這個切割肉類的餐具,自然就成為西方餐桌上大塊吃肉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這樣看來,不同的餐具只是人類的手不同形式的延伸,呈現的並不是文明程度的高低。至於,決定餐具發展的關鍵因素,毫無疑問的是因為食物結構而形成的飲食習慣。
是不是很有趣,刀叉雖然是中國人發明的,最後卻是在西方國家發揚光大。筷子很適合拿來吃麵,卻不是因為麵食發明的。等下吃飯拿起筷子的時候,不妨細細體會一下中華文化曾經的輝煌與厚重吧!
今天的分享希望你會喜歡,我是雲朵羊咩。
《聽說你很棒》是一個有趣、有料、有意義的有聲雜誌,為您不定期的分享我們的心得、發現與故事。下期,更精彩!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