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河海多浮沉💁三點水漂泊的一生.文字背後有趣的故事系列第二集

 

西元前272年,也就是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前50年,一位叫做李冰的老兄、被秦昭襄王派到中國的四川去做太守,他才剛上任,便發覺這裡的水患嚴重、民不聊生,根據巫師的說法,是因為江神發怒,只有娶到美麗的老婆才能平息他的怒火,因此村民已經不知道犠牲多少漂亮小姐姐、活生生的丟進江裡嫁給江神、巫師更是被養的肥肥胖胖、好處一點沒少拿。作為地方父母官,李冰竟然主張把自己的寶貝女兒嫁給江神,在此之前當然要先找個好日子,於是他先到江神廟拜會江神,只見李冰為江神倒滿酒,等了半天之後發現酒杯裡的酒完全沒有減少,李冰對著圍觀的老百姓說、江神這個準女婿太不夠意思了,於是縱身一躍、跳進江裡要找江神討個說法,就在岸上的老百姓驚呼連連的時候,河面上突然冒出兩頭打成一團的青牛,分不出來哪頭是李冰、哪頭是江神,好在李冰的兒子認出了父親腰上配戴的官印, 於是官民合力用箭射死了另一頭青牛,成都平原的百姓從此之後安居樂業,李冰隨後設計了都江堰、更將成都平原轉變成為了天府之國——中國大陸永遠的糧倉與大後方。而這一切,說穿了都是三點水的故事。

您好,歡迎來到聽說你很棒,我是你讀書時唯壹的朋友,這是文字背後有趣的故事系列第二集,江湖河海多浮沉——三點水漂泊的一生。

江水、河水分別是長江、黃河的古代稱呼,江河都源自於三點水再加上右邊的聲符創造的形聲字,字的發音就是模擬長江和黃河波濤洶湧的聲音。但是這兩個字還有更可愛的地方,長江的「江」,右邊的工字是搭在河水上的獨木橋,而搭建獨木橋就要砍伐樹木,砍伐樹木則少不了工具斧頭,黃河的「河」,右邊便是一把斧頭。

古人渡河,淺一點的直接涉水、更深的就需要乘舟坐船,涉水就是腳在水裡走,從長徒跋涉這個成語、我們就可以想像其中的艱辛。後來涉又衍生出了經歷和牽連的意思,例如涉世未深、牽涉其中。

古代的舟或船,其實是我們現在稱為筏的渡河工具,筏通常用在淺水的地方,因為筏就像是個浮在水面上的平台,人直接站在筏上拿著一根棍子頂著水底移動、叫做撐篙,但這也恰恰是它的缺點,因為沒有船舵,所以難以控制方向。於是聰明的人類開始進行改良,進而產生了船頭尖尖、可以破浪快速前進的獨木舟,前進的動力也從用篙撐船、演變成用槳划船。

江河都向大海狂奔而去,海字右邊的每這個字、是形容女生頭髮茂盛的樣子,每字加上三點水自然就代表水很多的海了。現在我們常常會用到海洋這個詞,不過它們其實原本是不相干的兩個字,海洋的洋最早也像長江、黃河一般,是一條叫做「洋河」的河水的名稱,這條洋河因為支流眾多、水量豐沛而得名,洋洋便是指眾多壯盛的樣子,所以我們會形容某人寫的報告——洋洋灑灑。到了宋朝,開始把找不到盡頭的外海稱為洋,例如古代的黃海就被稱為黑水洋。清朝則是把歐美這些西方國家叫做西洋,和西洋相對應的當然就是東洋日本了。隨後地理知識突飛猛進,於是界定了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這些海域,洋的範圍也日益廣大,最終與海這個字組成了海洋這個新名詞。

說到河提到海,那就不能不提起莊子這位老夫子。莊子曾經說過黃河河伯與北海海神的傳說,很久很久以前,黃河河裡有一位河神,人們叫他河伯,這一天河伯站在黃河岸上,看著黃河盛大的水流而沾沾自喜,認為天底下最壯美的莫非我的黃河了,那最偉大的河神當然就是我自己啦,河伯順流而下到了黃河的入海口,名叫海若的北海海神正笑容滿面地歡迎他的到來,河伯放眼望去,只見白浪濤天、茫茫一片,根本看不到海的盡頭,河伯終於發現自己有多麼渺小,於是仰頭嘆息說:「我本來以為自己很了不起,現在看到大海這樣的寬廣無邊,才知道自己的眼光多麼狹獈,真正是井底之蛙呀!」

海神海若回答他說:「我們不能跟井裡的青蛙談論外面的世界,是因為井口侷限了牠的眼界;也不能跟夏天的蟲子談論冬季的冰雪,是因為牠受了生存時節的限制;我們對見識淺薄的人講不了大道理,是因為他們受限於教養與教育。如今你見過了河流、也見識了大海,知道了自己的不足,那我們就在同一個級別上了。 」

這就是成語「望洋興嘆」的典故,我們從字面上很容易理解成望著海洋、讚嘆它的浩瀚無際,其實望洋這兩個字可不是望著海洋、而是迷惘的意思。望洋是一組聯綿詞,就像澎湃、叮嚀、荒唐,是不能拆開的,望洋興嘆的真正意思是,比喻因為力量不夠而感到的無可奈何。

儘管河伯在莊子的這個故事中、被塑造成格局不夠、需要提升的角色,卻掩蓋不了黃河在文學中所占的份量,詩仙李白的《將進酒》不就把黃河的澎湃、豪邁展現得淋漓盡致嗎?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黃河遠從青海那裡奔騰而來,波濤翻滾直奔東海;

照鏡子時才發現原本烏黑的頭髮也在瞬間變成雪白,你抓不住河水、更攔不住時間;

所以說人生就該享受當下、把握今朝;

每個人都有今生的價值和意義,就算賠光了財產,再賺回來就是了;

羊肉再煮就老了、牛排再烤就焦了,別等待!

好朋友都在這裡,你就痛快地大吐苦水、大口吃肉,

今天的筵席趴踢結束之後,明天提起精神繼續為自己的人生奮鬥吧。

說這一大段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勸酒,但是你應該知道遠在古埃及時代、人類就有酒的記載了,酒是人類飲用歷史最長的加工飲料之一,一般是由高粱、米、麥或葡萄等發酵製成,古代的釀酒技術談不上精緻,釀出来的酒總會伴隨著酒糟、糧食的殘留,稍微摇晃,酒杯裡就一片渾濁,被稱為「濁酒」,因此古代都說「吃酒」,到了現代有了蒸餾技術、酒水清澈,我們才開始說喝酒。

甲骨文的河水的「水」、與河川的「川」,這兩個字長得很像,不過意思卻完全不同,水這個字是古人觀察河水流動的樣子畫的。河中央的主流水很急、所以一筆到底,左右兩側水流比較和緩,因此斷成三筆。河川的川呢?指的是河水流過的水道!造字的人在水的兩側各添加一筆,代表河岸,於是川字就成為了水流過的道路,很聰明吧。

開頭的時候我們提到了中國大陸的四川省,那麼四川就是指這個省有四條主要河流了?那倒不是,那是因為長江三峽古時候叫做川峽,元代又把這個地方劃分成川峽東路、川峽西路、川峽南路、川峽北路四個行政區,合稱川峽四路,簡稱四川,沿用至今成為了四川省。

我們提到了莊子、說到了李白,很顯然孔子一定表示不服,讓我們說說孔子。《論語》子罕篇中提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那孔子是站在哪條川上呢?

原來是2500年前,孔子聽說呂梁這個地方地勢險峻、水流湍急,魚蝦烏龜這些水中生物也難以生存繁衍。本來就在周遊列國,實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孔子師徒們就商量著去見識一下、增廣見聞,不料,孔子和學生們正快馬加鞭、想要彎道超車的時候,因為山路崎嶇,車軸「咔嚓」應聲而斷,不得不停下來修車。想不到吧,孔子也曾經欲速則不達哪。孔子停下來過夜的地方剛好就是今天江蘇省徐州市的呂梁山,孔子一行人雖然無法近距離觀賞洪水的波瀾壯闊,但是站在山上看著山下奔流的黃河,也已經讓孔子讚嘆不已而說出了:「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用來形容時光與事物的消逝就如同河水奔騰流動、那樣的迅速,也留下了「川流不息」這個成語,呂梁山上孔子過夜的地方,之後則是被大家稱作聖人窩村。

附帶一提,在川字裡面點上三點的州,也就是杭州西湖的「州」字,除了是中國的一種行政區之外,它的原意指的是江河湖海中可以居住的小島。現在再看看這個字,還真的很容易領會古人的用意有沒有?

剛才說到孔子的學生們,你可能會想到孔子的第一大弟子顏回,顏回字子淵,所以顏回又叫顏淵,

他們師徒二人都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就是山東人啦。有一天,顏回上街閒逛,見到一家布店的門口擠滿了人,上前一打聽,才知道是買布的客人跟店家發生了糾紛,客人大聲叫喊說:三八得23,你怎麼算我24元錢?顏回上前拱手施禮說:這位大哥,三八真的是24,店家沒有算錯。買布的大哥不服氣頂顏回說,除非孔子也說三八等於24,於是兩人打賭,若是顏回錯了、就把頭上的帽子送給人家;買布的大哥若是輸了、就送上自己的人頭。之後孔子聽明白了兩個人打賭的原由,笑瞇瞇的對著顏回說:「三八的確是23,顏回啊,願賭要服輸,把頭上的帽子送給這位大哥吧。」顏回雖然乖乖照做了,但是心裡一萬個不甘心,打定主意要離開孔子這個老糊塗,不再向他學習了。隔天,顏回向孔子請假,說要回家處理事情,孔子明白顏回的小心思,也沒說破,提醒他兩句話之後,就讓他回家了。那兩句話是:千年古樹莫存身,殺人不明勿動手。

顏回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傾盆大雨、雷電交加,為了怕被雨淋濕了要生病,顏回趕緊鑽進路邊的一棵大樹的空心樹幹裡,卻又猛然想起老師的叮嚀——千年古樹莫存身,雖然心存懷疑,但是保命要緊,結果才剛走出樹幹,一個霹靂閃電剛好擊中大樹、將它劈個粉碎,顏回心想,老師的話真靈。因為被大雨耽擱、等到顏回到家的時候已經三更半夜了,黑燈瞎火的什麼都看不清,好不容易來到自己的床邊伸手一摸,怎麼南邊睡個人、北邊也有個人?顏回頓時怒火攻心、頭上一陣綠,舉起配劍正要砍死這一對姦夫淫婦,又想起孔子的叮嚀——殺人不明勿動手,於是他放下佩劍連忙點燈,這才看清楚、床上躺的是妻子和妹妹,顏回內心慚愧不已,回頭向老師認錯,也問孔子為什麼能夠料事如神?孔子揭開謎底說,昨天的天象是典型的夏季午後雷陣雨,「所以我提醒你別躲在枯樹裡,免得遇到打雷閃電,再加上你是帶著怒氣走的,所以告誡你沒看清楚之前不要動手殺人。我知道你是氣我故意算錯乘法,讓你丟了帽子沒了面子,但是比起對方的人頭,你說是帽子重要還是人命重要呢?」

這篇寓言故事在不脫離兩人的理念背景下,描述了師徒相處,實在有趣。顏回又叫顏淵,古人的名和字常為互通或互補,那回和淵兩個字又有什麼關係呢?原來淵的外框代表了水潭,裡面則是打漩渦的水,古人叫這個做回水。人在水裡,最怕遇到深處的漩渦、感覺像是有人在水下拉扯雙腳。又說魚潛在淵,意思是水深的地方才有魚聚集,是釣魚的好地方。

故事開頭,歷經2000多年的都江堰至今仍然在辛勤的運作著,他原就是為了避免水災、旱災而設置的,災這個字看得出來有水又有火吧?古人觀察水道得知,水道不能堵塞,只要堵塞,就會導致水災,古字的災裡面那一橫便象徵堵塞。那麼在古人的眼裡,火災或水災哪一種比較嚴重呢?其實火災頂多是燒毀幾間房子,更何況古代的房舍也不像現代這樣密集,水災一來卻是一大片都完蛋了、無論是房舍、牲畜還是農作物,所以遇上水災比火災要嚴重得多。

早期文明總是依水而生,最早的城市總是建築在江河岸邊,一來方便取水用水,二來有利航運、以物易物。甚至還有利於一個城市的軍備系統,因為城池除了需要建築高牆之外,還需要水池包圍形成護城河,沒有水怎麼行。

有一個很有趣的部首叫做邑,上面是個口、下面是個巴士的巴,耳朵放在字的右邊的時候就叫做邑字部、俗稱右耳旁,比方說官邸的邸、鄰國的鄰、首都的都、聯邦的邦,都屬於這個邑部,你有沒有發現這些字都跟國家沾上邊。原來邑字上面的口並不是嘴巴,而是方方的城牆;下面的巴則是人彎腰跪坐著的姿勢,就是人的意思。一個有牆又有人的地方,那就是邑了,代表的就是古代的都城。

邑這個字的上面再加上河川的川、就成為了邕字,一個周圍被水環繞的都城,成為了升級版的邑。雖然升級成為邕的都城更容易防守、也有利於民生灌溉,但是就怕堵塞成災、有把自己淹死的風險,所以被水環繞的都城邕,又和壅塞的壅同義,衍生出了被人堵住了叫擁擠、被脂肪堵住了叫臃腫、傷口化膿了叫癰瘡。

作為都江堰水利工程中的第二道關卡的飛沙堰,它為岷江再次做到分流、排沙,調節水量的作用,飛沙的沙字由水跟少組合而成,想一想當水量少的時候,是不是就看到河底淤積的泥沙了?

據說在進行都江堰的年度保養的時候,曾經從江裡出土了高達3米的石像,在水尺還沒有發明的古代,利用石像來判斷水流的深淺、進而調控水流,真是個既聰明又有趣的好方法。

今天的分享希望你會喜歡,我是你讀書時唯壹的朋友,這是文字背後有趣的故事系列的第二集,江湖河海多浮沉——三點水漂泊的一生,別忘了繼續欣賞接下來的集數,一起認識我們的有趣文字。

《聽說你很棒》是一個有趣、有料、有意義的有聲雜誌,歡迎你加入我們,一起用聲音分享你自己的心得、發現與故事。下期,我們聽你說。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