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中華歷史文化常識 中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

 

不知您是否意識到,也許您說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文化」,比方說「五穀雜糧」包含哪五穀?「六親不認」又是哪六親呢?這些問題都可以在今天的讀書心得中找到答案。

尤其是那些讀書時經常遇到、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大家知其然卻未必知其所以然的問題。

您好,歡迎您來到聽說你很棒,我是你讀書時唯一的朋友。

接下來我們就從自己的名字開始談起吧,「姓」與「氏」是同一回事嗎?古人的名字是由姓、氏、名、字、號五個部分組成,所以,姓、氏最早是分開的,不是一個詞彙。具體來說,上古時代等於是母系社會,所以,同一位母親所生的子女就為同姓,隨著同一祖先的子孫繁衍增多,一個家族往往會分成若干支散居各處,各個分支的子孫除了保留姓以外,會另外為自己取一個稱號作為標誌,就產生了「氏」,也就是說,姓是一個家族所有後代的共同稱號,世代相傳,一般不會更改,比較穩定;而氏則是從姓又衍生出來的分支。後來到了夏朝開始進入階級社會,貴族除了有姓之外,往往還以國名、官位為氏,到了這裡,「氏」就成了區別貴賤的標誌,只有貴族男子及其後代才有「氏」,奴隸和平民百姓是沒有的,就好像古代周朝的天子姓姬,他分封同姓的諸侯到現在山東這個地方,取了一個代號叫魯,於是魯國就被稱爲姬姓魯氏;被分封到現在北京地區的代號叫燕,就稱爲姬姓燕氏。進入春秋戰國時期之後,宗法制度瓦解,姓等於失去了意義,於是氏開始轉變為姓,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一,「姓氏」就成為一個同義詞了。

知道了姓氏,那麼「名字」呢?現代人的名字由「姓」和「名」兩個部分組成,「姓」是沿襲祖輩、代表的是血緣關係,「名」則是凝聚長輩們的殷切期望。不過在古代,名卻包含了名跟字兩個不同的部分,「名」是指一個人在社會上所用的符號,帶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字」則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而且只有到了成年後才能取「字」,通常是男孩二十歲舉行「結髮加冠」的成年禮,女孩十五歲舉行「及笄(ㄐㄧ)」的成年禮時,才會取「字」,代表對成年男女的尊重。

古人的「字」通常由「名」衍生而來,他們互為表裡,在意義上大體相近或有關聯,例如屈原,其實本名是屈平,平坦的平,「原」是他的字,實際上就是平坦的原野;諸葛亮,字孔明,、「亮」不就是「明」的意思嗎?當然也有相反意思的「名」和「字」,宋代理學家朱熹,字元晦,「熹」代表光明、「晦」則是昏暗,就是反義名字的代表。

你有取外號嗎?古人的「號」也叫別稱、別字、別號,是一種固定的別名,稱別人的號是為了表示尊敬,自己使用稱號一般只用於自己的作品當中。讀書人往往以自身的志趣來為自己取號,宋代以後,文人之間大多以號相稱,有些別號的使用頻率甚至超過名、字,例如蘇東坡,他原名蘇軾,號「東坡居士」,但是認識蘇東坡的絕對比認識蘇軾的多得多。

既然「姓氏」代表家族的衍生與血緣關係,那麽爲了確定一個人在家族譜系中的地位,於是有了親疏之分,「六親」較為普遍的說法是出自《漢書賈誼傳》,包括了父、母、兄、弟、妻、子。

比較有趣的是,「司馬」在現代是為複姓,寫《史記》的司馬遷、打破水缸的司馬光都是著名的文學家、史學家,不過在古代「司馬」卻是官職,掌管軍政與後勤,常常領兵出征,相當於大將軍,但是到了明、清時期,司馬則成爲了文官。

認識名字後,該談談生活起居了,我們把衣服叫做衣裳,但是我們會說「衣不蔽體」,卻不說「裳不蔽體」,原來「衣」的原意就是上衣,用來包裹身體、遮住身體的衣料,「裳」也寫作「常」,經常的常,是專門用來遮蔽下體的服裝,男女尊卑皆可穿著。

但是這樣的上下兩件式的穿著到了冬天顯然是無法禦寒的,因此秦始皇時期就已出現了「袍」,旗袍的袍,袍是直腰身、長度過膝的外衣,大多為兩層,冬季可以加入綿絮保暖,戰國以後較為常見,男女皆可穿著,分為龍袍、官袍、和民袍。

龍袍是皇帝專用的袍服,唐高宗對黃色情有獨鍾,規定臣民不可以穿黃色,所以龍袍才又稱黃袍。

官袍是文武官員上朝、上班穿的袍服,以不同的顏色或圖案表明官位等級。民袍是平民日常生活所穿的袍服。唐代以前平民的袍服衣料粗糙簡單,唐代因為開始跟西域的外族有了頻繁的交往,社會的多元發展帶來民族服飾的交流,從此有了豐富又多彩的不同變化。

人要衣裝,首飾自然不可少,「步搖」正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它是以黃金彎曲成龍鳳形狀,再在上面以珍珠寶玉點綴,插在女性貴族的頭髮上,當人一走動,上面的珠玉會自然搖曳,所以被稱為「步搖」,也就是跟著步伐一起搖的意思。

接下來我們說吃的。民以食為天,最好能夠五穀豐收,「五穀」的「穀」便是指有瞉的糧食,例如稻米、大麥。

五穀包括了稻、黍、稷、麥、菽。基本上就等於是我們現在的大米、小米、糯米、麥子、豆類。

五穀除了可以製作成正餐,零食、點心更是五花八門,「點心」這個名稱在唐代就已經出現,指早晨正餐以外的零食,饅頭、餛飩、炊餅都可以是點心的選擇。饅頭最早出現在戰國,唐代以後,饅頭的形態變小,宋代則將無餡的稱為「炊餅」,有餡的稱「饅頭」,因此當時的武大郎賣的炊餅其實比較像是饅頭,而當時的饅頭其實更像是我們現在的包子。

麵食中少不了餛飩,它源於北方,三國時期的百科詞典《廣雅》,廣大的廣、風雅的雅,裡面記載說「餛飩是一種餅。」也就是中間是有餡的麵糰,食用方法則是放在水中煮沸,叫做湯餅。到了唐朝,由於安史之亂造成的人口向南方遷移,餛飩在不同地區有了不同的稱呼,廣東叫「雲吞」、湖北叫「包麵」、江西叫「清湯」、四川叫「抄手」。

再來說到教育跟娛樂。古人有鬥雞、鬥鴨、鬥牛、鬥草等遊戲,但現代影視劇看到最多的還是屬於「鬥蛐蛐」了,「鬥蛐蛐」就是鬥蟋蟀,是用蟋蟀相鬥取樂的娛樂活動,活動起源於哪一個朝代,目前沒有資料可以證明,宋代朝野內外大興鬥蟋蟀之風,南宋的宰相賈似道甚至把國家玩到亡國也在所不惜。清代比賽則有了講究,但是帶來的也是整個皇親國戚的玩物喪志。這項活動從興起至今已經有八、九百年,始終受到人們廣泛喜愛,至今依然還存在鬥蟋蟀的賭場。

說到娛樂當然離不開酒,酒的魅力,除了酒本身以外,還帶來豐富文化及娛樂功能,行酒令就是這樣的遊戲。它出現於周朝,為使賓主盡歡,酒令的「令」便有強制、約束的意思,保證大家都按照這個規矩來進行,此外,行酒令還調節每個人喝酒的量,讓參與者喝酒的機會均等。當時是在竹籤上寫上酒令的要求,比如吟詩、作對,抽到的人得按照竹籤上的指示完成任務。宋朝後,酒令從竹籤寫到了紙張上,稱為「葉子」,紙上畫有故事,並寫明要罰幾杯。此外,元宵燈謎、字謎也逐漸從酒桌上發展起來。

文鬥精采,武鬥也不馬虎,被稱為打馬球的擊鞠,便是連唐朝宮廷婦女間也盛行的體育活動。馬球是用質地輕、韌性好的木料製成,可以是空心或塞進柔軟填充物,球體如拳頭大小,表面塗紅漆,彩繪花紋,又稱「彩球」,球棍也是木製的,長數尺,擊球端呈月牙形,也畫有彩色花紋,類似曲棍球棍,比賽時,球員在馬背上手持棍擊球,往來奔馳,以球先過球門者得勝,因此打馬球不僅要練球技,馬術更是重要一環,其實這也與朝代發展有關,隋唐盛行輕騎兵,他們是乘馬作戰的士兵,有快速移動與遠程奔襲的特長,為使作戰更為靈活,打馬球便成為訓練騎術與作戰技巧最好的鍛練方法。

說完了肉體上充飢的食物,再來是思想上精神的食糧。五穀豐收少不了風調雨順,「風調雨順」原來是指佛家的「四大天王」,這四位天神守護南東北西四方的平安。南方為增長天王,代表了增長善根,多多行善,牠手持寶劍,代表了「風」;東方為持國天王,意味著慈悲為懷,保護眾生,牠手抱琵琶,代表了「調」;北方為多聞天王,說明牠精通佛法,手拿寶傘,代表了「雨」;西方為廣目天王,告誡我們牠隨時都在觀察世界,牠手持赤龍,是「順」的代表。

說到佛家,當然不得不提一下唐僧了,《西遊記》裡的唐僧原型正是唐朝的唐玄奘,玄奘是法號,因為精通經、律、論,被尊稱為「三藏法師」,是中國佛教三大翻譯家之一,直到圓寂前都在從事梵文經書的翻譯與注解工作。他在自己25歲的時候從長安出發,冒險偷渡前往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中間穿過新疆、中亞,翻越帕米爾高原,渡過恆河,最後抵達那爛陀寺,在當時是東印度佛教最高學府和學術中心,玄奘西遊歷時18年,在他43歲時返回長安,經過口述,由弟子寫成《大唐西域記》,是歷史文化學者研究古天竺地理、歷史不可或缺的文獻,由於他令人不可思議的壯舉,與對於追求精神食糧的驚人毅力,於是產生了至今仍然被大家津津樂道的西遊記的系列故事,可見大家對於他的生命歷程多麼好奇、多麼佩服、多麼希望一路上能為他打怪除魔。

我向您分享的讀書心得就快告一段落了,在說話的同時,我有著所依據的底本,就叫做「話本」,起源於唐代人的「說話」,「說話」就是講故事,或稱為「說書」,這是一門民間說話技藝發展起來的文學形式,北宋汴京、南宋臨安,這些大城市中的藝文特區叫做「瓦舍」,「瓦舍」裡有許多表演場所,稱為「勾欄」,專指瓦舍裡設置的演出棚,大的瓦舍裡設有十幾座勾欄,可見藝文活動發展的興盛。「說話」就是在勾欄裡表演的節目之一,「話本」本來是說話人講故事的底本,書寫語言以白話為主,編印成冊之後,就成為一種通俗讀物,題材有愛情、神怪、歷史故事,無所不包,主角多為手工業者、婦女、市井商人,人生百態,經過無數文人加工,融合部分文言、穿插古典詩詞,語言越趨生動、潑辣,富有戲劇張力,對後代的通俗文學、戲劇產生重大影響,《水滸傳》、《西遊記》都是宋元兩個朝代的話本衍生的產物。你想想看,僅僅憑藉著文字,上千年前的孫悟空、豬八戒、武松、魯智深,竟然一直到今天依然活靈活現地存在每一個人的心中。古人講故事的功力,真是讓人佩服得只剩啞口無言的驚訝與驚喜了。

恭喜您,獲得了《國人應知的國學常識》我的心得解說,請支持我為您付出的努力與誠意,邀請您花一秒鐘點讚、並訂閱這個頻道,然後將我的解讀轉帖給你的朋友,讓大家知道,聽說你很棒!

留言